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搏击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他是上海美术界的好人”,81岁画家张培础辞世

adminddos 2025-08-10 09:29:05 4 抢沙发
苏州少儿搏击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他是上海美术界的好人”,81岁画家张培础辞世摘要: ...

澎湃新闻获悉,8月10日清晨,知名画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张培础因病辞世,享年81岁。

张培础之子借张培础的微信今天发出“我父已于2025年8月10日清晨离世”的消息,知名画家、张培础的弟弟张培成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表示,“我哥哥是我艺术上的引路人,我们之间的感情太深了。他是真正的画家,也是上海美术界公人的好人。”

据悉,今年5月,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张培础还为展览准备了新作,没想到3个月后,竟溘然长逝。

张培础1944年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太仓。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水墨缘工作室主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人物科,毕业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其艺术生涯以水墨人物画见长,代表作《闪光》《女中英杰姜辉麟》《表决》等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他在教学中创立"水墨缘工作室"与"水墨星期三沙龙",为上海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 。

张培础(1944-2025)

今年春天上海中国画院举办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大道寻真——张培础水墨作品展”,是张培础生平第二次举办个展,展览作品跨度超过40年,并包括有一批新作。他当时说“我这一辈子画了好多作品,不少经典作品已反复展示过,这次希望能换点新的!”

但展览开幕当日,张培础并没有出现,而是由同为知名画家的胞弟张培成代为导览。当时只知张培础因病住院了。张培成当时评价三哥张培础的创作说:“他在探寻的就是一个真,真实、真诚、认真。或许,这也正是他最后一次个展名‘大道寻真’的由来。”

“我哥哥是我艺术上的引路人,我们弟兄之间的感情太深了。他是真正的画家,也是上海美术界公人的好人。他是因为肺癌在医院住院已经三个多月了,8月7日上午精神还是挺好的。”知名画家张培成接受澎湃艺术采访时哽咽不已,他说,”今年上海中国画院的个展开幕式他因病都没能参加,后来他单独去看了一次展览后,就在瑞金医院住院了,一直到今天清晨意外辞世,我哥哥在医院也一直坚持作画,就在辞世前几天,还为他的病友与护工画了一幅人像速写。”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阮竣回忆起与张培础先生相识20多年,一直很佩服先生对于艺术的纯粹追求,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我2003年到上大美院工作时,张培础正要退休,当时已经在筹备水墨缘工作室。退休后,他在所居住的小区租房子,做画室、请模特,让已经毕业的学生,继续有地方可以画水墨写生,同时办《水墨缘》杂志,并举办多场展览。”

在“水墨缘”成立10周年时,张培础找到了当时在上大美院负责科研的阮竣,谈到了难处。其中《水墨缘》杂志的印刷,除了出有限的经费外,大部分都是张培础以自己的作品相抵给印刷厂老板。当时年过七旬的张培础苦恼地说,他希望上大美院能接手水墨缘工作室。后来,在权衡之下,上大美院每年给工作室一定的经费资助。在阮竣看来,原本无需为经济操心的画家,在退休后,为了给朋友和学生继续构建一个平台,默默所做的努力,让人动容。“他坚持国画写生,即便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坚持构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继续画画的平台,以他个人的微薄之力。”阮竣说。

“水墨星期三”七老在画室     何兮   摄影

画家季平说,“与培础老师最近的一次见面是上周三,那天专门到医院看他,他精神挺好的,还在谈水墨缘工作室的工作情况,他说,‘很可惜,我不能陪你们了,希望坚持下去,不要断,这样的团队与平台要坚持。‘我和他说,’你放心,我们会坚持下去的,你的身体也会好转的。’他听了以后就哽咽住了。”

据悉,早在1960年读高二那年,张培础就因出众的画艺被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破格录取。两年后,他又积极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海军战士,一当兵就是六年。当然,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绘画梦,在军营里一有机会便拿起画笔。20岁那年,他创作的《毛著随身带,有空学起来》已入选解放军第三届美展,获优秀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刊入画集。这幅画是当时整个海军部队唯一一张获奖作品。

1973年,张培础以一幅反映航标工灯标工作的《闪光》入选全国美展,在国内颇具影响。原来,从部队复原后,张培础被分到了上海航道局,成为一名挖泥船上的水手。张培础生前回忆说:“因为绘画特长,我经常参与航道局的宣传海报工作,于是主动申请去各个岗位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了艺术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闪光》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当我亲眼看到航标工爬高为灯标换蓄电池、灯标重新亮起的那一幕,我是真的觉得充满了感动和澎湃之情的,由此而来的创作欲望,让我很快完成了《闪光》”。

此后几十年,除了专注于绘画创作外,张培础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教学之中,他先后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舞台美术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绘画教研室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在教学中,他对学生既严格又放松,希望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画出自己的风格。2003年,张培础临近退休时,和学生们举办了一个展览,想到因为跟水墨有缘,就叫“水墨缘”师生展。

展览后,很多毕业了的学生希望有一个能长期交流的平台,张培础便设立了“水墨缘”工作室,二十年来从原来二三十人已发展到现在的六七十人。此外,每周三,张培础与老朋友王劼音、丁荣魁、凌启宁、奚阿兴、罗步臻、陈谷长等画家都会来到画室聚会,一起画水墨画,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了“水墨星期三”沙龙。张培础曾感慨地说:“退休二十多年,也许是我绘画生涯中最自在的时候。”

2003年12月首届水墨缘,张培础师生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图为张培础与全体参展画家

绘画对于张培础来说,是十分快乐的事。如今,他走了,但那份“寻真”的精神,留在了同道与学生心中。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依旧拿着画笔,快乐地画画。

张培础《藏传小喇嘛》  180×97cm  2024年

张培础《胡子哥》  136×68cm  2019年

张培础《都市倩影(三)》  180×48cm  2024年

T台秀-6  46×43cm  2019年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