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明确两个“严禁”!北京金融监管局“重拳”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

adminddos 2025-08-11 17:35:23 6 抢沙发
明确两个“严禁”!北京金融监管局“重拳”打击非法存贷款中介摘要: ...

  声称“可快速代办低息贷款”这样的短信或电话,很多金融消费者可能都接到过。一些非法金融中介,特别是非法贷款中介精心编织各种套路,看似诱人,实则布满陷阱,让众多急于用钱或缺乏金融知识的金融消费者深陷其中,苦不堪言。

  为深化源头治理,8月11日,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即北京金融监管局)获悉,该局坚决整治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并已推出一套“强责任、全覆盖”的组合拳,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明确两个“严禁”,全面开展线索摸排

  其中,关于“强责任”,北京金融监管局要求,辖内机构加强助贷业务管理,特别提出两个“严禁”,即严禁机构与非法存贷款中介开展合作、严禁银行员工与非法存贷款中介内外勾结。

  关于“全覆盖”,北京金融监管局表示,将全面开展线索摸排,通过大数据分析、日常监管、机构报送等手段,排查发现辖内疑似非法存贷款中介线索。

  此外,关于“严打击”,据北京金融监管局介绍,该局将积极联动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与行刑衔接,加大网络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力度,合力打击非法团伙。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金融监管局强调,将从严从快惩治银行“内鬼”,对非法存贷款中介乱象形成强力震慑。

  非法存贷款中介常用套路揭秘

  全国范围内,不法金融中介侵害金融消费者个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屡见不鲜。截至8月11日,记者在黑猫投诉 平台看到,共有7410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贷款中介”。

  近年来,部分企业和企业主也成为不法中介变相“高利贷”侵害的群体。

  据北京金融监管局披露,2023年,北京市某企业主吴某接到一个贷款中介营销电话,询问“最近是否有资金缺口”,许诺“可快速代办低息贷款”。因吴某的企业的确资金紧张、经营困难,于是他与中介公司多次沟通,对方再三承诺“只需要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我们帮您优化收入流水”,同时明确表示“代办业务仅收取2个点的费用,银行贷款利率不超过5%”。签订合同后,中介公司通过转让空壳公司、先行垫资、虚构申贷材料等非法手段,帮助吴某从某银行机构获批一笔600余万元的企业经营性贷款。不料贷款到账当日,中介公司直接分笔扣划近百万元“服务费”,最终吴某仅获取到500万元左右的信贷资金。事情曝光以后,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吴某虽追回部分中介费用,但债务压力仍然持续存在。

  对此,据北京金融监管局介绍,当前,非法存贷款中介问题表现形式复杂,不法分子常见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虚假营销与低息诱惑。对外声称“与银行有合作”“可通过内部渠道办理贷款”或冒充“××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所谓“额度高、利率低”的贷款,实际收取高额服务费,导致消费者贷款成本远超预期。二是违法包装骗贷。瞄准资质不足的小微企业或征信白户等特定人群,协助借款人虚构工作单位、贸易合同、银行流水、资产规模等申贷材料,甚至勾结银行机构个别员工,共同骗取通过授信审批、实现贷款发放,借款人则为少量报酬甘愿成为“职业背债人”。三是实施“套路贷”犯罪。以“小额贷款公司”等名义诱导借款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或变相“担保”等相关协议,制造贷款交付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通过设置违约陷阱、恶意垒高借款金额、虚假诉讼、暴力胁迫等一系列手段非法占有借款人财物。

  北京金融监管局特别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心,远离非法存贷款中介,珍惜个人信用,严守法律底线,不轻信、不盲从,避免因小失大。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