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中国太保治理架构大调整:监事会撤销与审计条线换防

adminddos 2025-08-14 19:09:08 3 抢沙发
中国太保治理架构大调整:监事会撤销与审计条线换防摘要: ...

  来源:保仔范儿

  8月12日,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拟不再设立监事会,待金融监管总局核准后正式生效。这一决议于7月30日经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标志着这家总资产超2.9万亿元的保险巨头开启了公司治理的新纪元。

  与此同时,旗下子公司太保产险审计条线同步调整,集团副总审计师魏志钢接任临时审计责任人,而原责任人陈英杰已转任太保寿险临时首席合规官兼首席风险官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是中国太保响应监管政策的主动变革,更折射出保险业治理结构优化的深层逻辑。

  中国太保监事会自2013年第七届监事会成立至今已运作12年。其职能涵盖监督董事会运作、审查财务报告、评估内部控制等。

  据了解,此次调整更暗含降本增效的考量。据统计,2024年寿险行业监事年薪超百万者达28人,财险行业亦有10人。撤销监事会后,中国太保每年可节省数百万至千万元级别的人力成本,同时减少管理层级以提升决策效率。

  与治理结构调整同步推进的,是太保产险审计责任人的更替。

  魏志钢作为集团副总审计师接任,其履历显示,他自2012年起即在太保产险江西分公司担任高管,历经多个省级机构历练,深谙产险业务特性。这一任命体现了集团对审计条线垂直管理的强化——通过集团层面专业人才的下沉,确保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一致性。

  而陈英杰调任太保寿险合规与风险双职,则释放出集团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信号。值得关注的是,陈英杰此前在达芙妮集团积累了丰富的消费品行业管理经验,其跨界履职或旨在推动寿险业务合规管理的创新。

  大环境来看,自2024年新《公司法》实施以来,日本财险、等中外资机构纷纷跟进,形成“去监事会”浪潮。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将监督职能从独立机构转向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单层治理模式,又回应了监管对金融机构治理效能的要求。

  对中国太保而言,监事会撤销仅是治理变革的起点。根据监管要求,其需在章程修订中明确审计委员会的具体职权范围,包括财务报告审核、内外部审计监督、合规风险评估等。同时,需妥善安置原监事会成员——部分符合条件的外部监事可转任独立董事,以延续专业监督力量。

  在子公司层面,审计条线的调整需与集团整体战略协同。魏志钢在太保产险的履职重点或聚焦于数字化审计体系建设,而陈英杰在太保寿险需构建覆盖销售、投资、理赔全链条的合规风控网络。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太保2025年1至7月期间,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859.62亿元,同比增长9%,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286.28亿元,同比增长0.8%。

  中国太保的治理变革,是金融行业响应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微观映射。监事会的撤销不仅是机构精简,更是从“形式合规”到“实质治理”的跨越;审计条线的调整不仅是人事变动,更是集团管控与风险防控的深度整合。在金融监管总局“提升治理效能”的政策指引下,这场变革或将重塑保险业的竞争格局——那些能将治理优化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占据先机。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