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大连友谊新旧控股股东终止六年诉讼拉锯战 连续十年亏损倒逼双方握手言和 武汉国资入主能否迎来曙光?

adminddos 2025-08-15 14:28:09 2 抢沙发
大连友谊新旧控股股东终止六年诉讼拉锯战 连续十年亏损倒逼双方握手言和 武汉国资入主能否迎来曙光?摘要: ...

  近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武信控股、武信投资集团、凯生经贸与公司原控股股东友谊集团于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方一致同意,2016年签署的《合作协议》解除,股份收购交易事宜以《股份转让协议》的约定为准,且已全部履行完毕。

  该公告意味着大连友谊新旧两任控股股东长达6年的诉讼拉锯战终于结束。同时各方一致同意,调配各自优势资源支持大连友谊不断提升经营成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大连友谊。

  在依法合规、公开公正的前提下武信控股、武信投资集团、凯生经贸支持友谊集团与大连友谊在股权、业务层面开展多元化、深层次合作,包括增持大连友谊股份、与大连友谊开展零售及新零售业务合作等;另外双方拟利用各自的资源、产业优势,不断加强合作,相互赋能,共赢发展。

  纠纷核心:协议冲突与司法拉锯

  2016年股权转让埋下争议根源:

  友谊集团主张2016年5月签署的《合作协议》约定武信方需支付28亿元交易对价(含6亿元现金、7亿元债务承担及15亿元资产置出款项),但截至2019年仅收到16.64亿元,遂以违约为由起诉。

  武信方则辩称应以2016年6月《股份转让协议》为准,否认《合作协议》效力。纠纷导致武信控股所持1亿股被司法冻结,直接阻断2020年武汉国资入主计划,案件历经一审、二审、最高法指令再审(2022年)、辽宁高院发回重审(2023年)等程序,僵持近6年。  

  和解关键:搁置争议与法律定性突破  

  双方以“解除旧约+履行完毕”终结纠纷:  

  法律争议清零:明确解除2016年5月《合作协议》,以2016年6月《股份转让协议》为唯一依据,宣告交易“已全部履行完毕”,友谊集团撤诉、法院解除股份冻结;  

  控制权障碍扫除:股份解冻为武汉开投(武汉国资)重启收购铺平道路,此前因冻结导致控制权转让计划搁置五年。  

  战略合作转向:从对抗到资源协同  

  协议重构股东关系框架:  

  资源整合承诺:各方同意调配优势资源支持大连友谊经营改善,聚焦“高质量发展”;  

  业务与股权合作:武信方支持友谊集团增持股份,并推动与上市公司在零售、新零售领域深度合作,潜在整合原商业资产。  

  业绩困境:亏损扩大倒逼股东妥协  

  和解背后是业绩持续恶化压力:  

  连年亏损加剧:2025年上半年预亏3000万–3800万元,同比亏损扩大;扣非净利已连续10年亏损,房地产滞纳金计提、百货收入下滑及财务费用攀升成主因;  

  治理僵局拖累转型:诉讼消耗管理层精力,资产重组停滞,区域零售业务受电商冲击未有效应对。  

  未来三重信号:国资入主、股东协同与转型破局  

  和解释放战略重构信号:  

  国资入主预期强化:武汉开投收购计划有望加速,武汉市国资委或主导资产重组,剥离低效地产与酒店资产,注入零售升级资源;  

  新旧股东利益再平衡:友谊集团以“合作换业务入口”重获影响力,武信方以“退场换资本解套”,公司治理稳定性提升;  

  零售转型生死局:股东业务合作聚焦新零售,需快速扭转实体百货颓势,合作实效性将决定能否打破十年亏损魔咒。  

  司法困局破解易,经营困局破解难  

  六年诉讼终结是多方在长期博弈后的理性妥协:法律层面以“履行完毕”定性扫清控制权转移障碍;商业层面以战略合作重构股东关系。

  然而,大连友谊的真正挑战始于和解之后——武汉国资能否高效入主并推动资产重组,新旧股东能否兑现资源协同承诺,将决定这家老牌零售企业能否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注: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