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西湖治水、赤壁泛舟,在上海和平书院穿越千年“遇见东坡”

adminddos 2025-08-16 07:56:58 6 抢沙发
西湖治水、赤壁泛舟,在上海和平书院穿越千年“遇见东坡”摘要: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VR体验中苏轼的配音者、著名配音演员赵乾景一首《定风波》朗诵得洒脱豁达,透过声音仿佛触摸到苏东坡的灵魂。8月15日,苏东坡主题VR大空间沉浸展“遇见东坡”在上海书展正式启幕。该展览即日起至10月15日在上海虹口区和平书院艺术馆对公众开放。

该展览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与PICO联合主办,依托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的先进技术,深入挖掘珍贵历史文献资源,以国风美学构建八大历史场景。观众将在192平方米的自由行走的空间中,随苏辙的“回忆”穿越北宋山河——从烟雨西湖躬耕治水,到黄州茅屋体味“空庖煮寒菜”的寒凉;从赤壁明月下感悟“大江东去”的壮阔,到岭南荔枝园见证兄弟话别。通过影视化演绎的苏轼虚拟形象,观众可亲历做东坡肉、泛舟对诗等历史场景,在虚实交融中成为东坡的“千年老友”。

互动环节涵盖30多种收集道具,其中涉及苏轼诗文手稿、成品著作、往来信札、书法画作等不同类型的经典文献,力求打破传统静态的阅读模式,鼓励观众在“游戏”中接触传统文化精华。此外,展览期间还将推出系列讲座等配套活动,拓展阅读边界。

定风波

赤壁夜游

水调歌头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铁钟表示,项目历时两年打磨,深度融合了上海图书馆的古籍文献资源与VR技术优势,“我们将戏剧学中的人物塑造、场景调度与数字技术结合,让静态的诗词和史料变成动态的沉浸叙事。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虚拟场景,更是历史细节的严谨还原。”

为苏轼配音的著名配音演员赵乾景分享,此次创作自己从建模阶段就参与其中,他为苏东坡设计了许多动作和感情,“与虚拟人物共同生长,这种共创感让历史人物更鲜活。” 演绎过苏东坡的人生,赵乾景也深受触动和启发,“现在大家普遍焦虑,建议大家都去了解一下苏东坡的人生,他一生颠荡起伏,却始终豁达。”

“‘遇见东坡’很注重细节的真实,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桌上放的是酥皮的小圆饼,而不是今天的广式月饼,足见研发者的严谨和用心。”华东师范大学方笑一教授在与作家沈辛成的对谈中指出,“‘遇见东坡’最大的贡献是把苏轼人生中的关键经历‘活化’了,观众通过XR技术对苏轼和他身处的情境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深度立体的‘阅读’,为苏轼作品赋予了可视化的效果。”

方笑一(中)与沈辛成(右)对谈。

“遇见东坡”项目根据上海图书馆制作“雪泥鸿爪”VR数字展项改编。2022年以来,上海图书馆东馆美术文献馆依托上图历史文献中心馆藏碑帖、书画、古籍资源,与上海戏剧学院、PICO等单位、机构合作,陆续推出过“灵境石语”“雪泥鸿爪”等品牌化、沉浸式VR交互游戏,让“最古老”典籍插上“最科技”翅膀。“遇见东坡”项目团队在原来基础上,增加更多XR互动环节以及道具、陈设装饰,从故事机理到配套元素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加强历史文献的数字赋能及活化。而新技术的引入与商业融合模式则为探索历史文化普及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怀。

此次项目落地和平书院,是团队探索VR游戏与文教机构公共教育属性需求的再度探索。熊俊杰表示:“从《消失的法老》到《遇见东坡》,目前传统文化题材已经成为VR大空间的一个主要方向。以VR为载体,传统文化可以穿越千年来到现代人的面前。上海有着非常成熟的文化和展览市场。《消失的法老》是从上海开始的,《遇见东坡》更是诞生于上海。希望带给上海观众们全新的体验,在上海遇见东坡。”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