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破冰”几何?美俄会晤的可能影响

adminddos 2025-08-16 16:48:58 2 抢沙发
苏州少儿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破冰”几何?美俄会晤的可能影响摘要: ...

  作者:民生宏观邵翔

  美俄阿拉斯加谈判无疑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但如何看待这场不到3个小时的“破冰之旅”?是超预期还是不及预期?特朗普和普京在会谈后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上用两个词为本次会晤定调“建设性”,“相互尊重”——翻译下来就是双方谈判有突破、但没有完全同意,未完待续、还会进一步的对话。在我们看来双方元首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谈判本身就是重大突破,而今年以来大国之间的谈判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元首会谈往往只是定调和破冰,复杂具体的问题往往还需要多次磋商和博弈逐步达成,因此没有共识我们并不意外,我们的看法主要有三点:

  第一,阿拉斯加会谈是缓解俄乌冲突的重要一步,但只是起点。短期内的作用在于争取时间:让特朗普对国内、盟友有所交待;也为俄罗斯争取延缓制裁的喘息之机。

  第二,阿拉斯加会谈可能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内容,而在程序——重启了最高层直接对话这一解决地缘政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顺理成章,后续无疑逐步会将乌克兰、欧盟等逐步纳入最高层对话机制中。

  第三,俄乌问题,破局的重点可能不在俄乌本身。冲突3年有余,涉事双方向对方的任何妥协都可能被解读为“投降主义”,因此最终协议一定多边的。而俄乌双方的博弈点在于以和谈为契机,尽可能多向美欧等索要更多好处和筹码。

  当然本次会议有诸多细节值得回味。首先,从地点与参会阵容来看,本次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晤选址在阿拉斯加,暗含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隐喻: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从沙俄手中购得阿拉斯加,历史上的“领土交易”与今日的“制裁博弈”在此形成微妙呼应,也让这场对话从一开始便被赋予“破局”与“重塑”的双重意味;此外,从地理来上看,阿拉斯加避开了欧洲敏感区域和美国本土,也降低了外部干扰和各方国内政治压力。

  从参会阵容来看,从原计划的两轮、不同团体的谈判,直接简化成“3对3”。会前透露的俄方参会核心成员包括拉夫罗夫(外长),乌沙科夫(总统外交事务助理),别洛乌索夫(国防部长),西卢亚诺夫(财政部长),德米特里耶夫(主权财富基金负责人)。普京也带了一众随行商人,俄罗斯本想打经贸牌,但被特朗普“婉拒”。

  最终会谈仅是以“元首+外交口”形式进行:美方是总统特朗普+国务卿卢比奥+白宫特使威特科夫,俄方除了普京总统,还包括拉夫罗夫和乌沙科夫。会晤仅持续了约两个半小时,特朗普和普京就以十分简短的发布会结束了本次谈判,说明本次会议在具体问题的交流十分有限,也体现了美国对于停火协议的坚决性。

  其次,核心议题上,俄乌和谈涉及复杂的多重博弈。

  本次会晤的核心目标明确——推动俄乌冲突走向“实质性停火”。但围绕这一目标,各方立场存在显著分歧,形成三条交织的博弈主线:

  美方立场:一鼓作气,借俄乌停火,提振特朗普外交影响力和国内支持率。一方面,白宫强调本次会晤将会是一次“倾听之旅”,试图通过直接对话了解普京的“底线诉求”;另一方面,美方也暗含一定威慑——若普京拒绝停火,将面临“严重后果”(可能涉及新一轮制裁或军事援助升级)。更值得关注的是,美方暗示“可能接受土地交换”(即乌克兰以部分争议领土换取停火),并计划若会晤取得进展,迅速推动美俄乌三方会谈,将共识转化为可执行的协议框架。

  俄方的明面诉求:争取长期地缘安全空间。要求乌克兰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全面撤军,确保其对“新领土”的实际控制;同时强调乌克兰需保持中立、放弃加入北约。此外,在美国解除对俄罗斯金融、能源制裁等领域进行磋商。

  欧洲红线:欧盟虽未直接参会,却通过“五条红线”向美俄传递明确态度。停火必须作为首要前提;领土讨论需以当前战线为基础(反对割让已控制区);俄罗斯需接受西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障;乌克兰必须全程参与谈判;任何最终协议须经美欧与乌三方共同认可。欧洲的担忧在于,若美俄私下交易牺牲乌领土,将破坏欧洲安全秩序的根基。

  对于本次美俄在阿拉斯加的元首会谈,我们的看法用一句话概括是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冲突未分出胜负,谈判桌上自然难以达成一致,此次元首会晤更可能成为“和平进程的起点”,而非“一揽子协议的终点”。

  第一,“追求和平”,但短期内难以达成协议。新闻发布会的背景版上“追求和平(pursuing peace)”的字样明确表达出了本次会晤的核心主题。但会前美方就在给外界“殷切”的期望降温:从白宫对本次会晤“倾听之旅”的定调,到特朗普在采访中表示“不应该为乌克兰达成一致”,都已经暗示美俄元首初次接触的成果将有限;

  第二,短期内争取时间。普京可能以“阶段性停火”的意愿或共识换取美欧延缓新制裁、甚至放松部分经济制裁(如能源出口限制、金融结算壁垒);特朗普则可能以“停火承诺”为筹码,向欧洲盟友展示“外交成果”,缓解国内质疑。

  第三,为后续谈判铺路。以美俄高层双边谈判为契机,推动美俄乌三方高层会谈机制化,未来将进一步纳入欧盟等相关经济体。

  第四,展望未来,俄乌和谈的关键可能不在俄乌。没有明确胜负的冲突没法轻易达成和平,涉事双方向对方的任何妥协都可能被解读为投降主义或者承认当初的战略失误。因此最终协议一定是多边,达成的条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和谈的筹码从美欧身上拿到足够的好处:

  以乌克兰为例,比起俄罗斯撤军,可能更重要的是冲突后重建的资金援助,来自美欧的军事安全支持、技术转移、市场开放等。根据联合国等今年4月的测算,乌克兰重建至少需要在未来十年能花费5240亿美元,而2024年乌克兰的GDP只有1907亿美元。

  对于俄罗斯而言,逐步解除美欧等施加的经济金融制裁和封锁反而是当务之急,这也是为何普京在会谈中带了诸多经济官员和随行商人的重要原因。当然俄罗斯被冻结的外储完璧归赵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会是欧洲支持乌克兰重建的重要自己来源。

  至于领土问题,反而可能不是那么迫切。老祖宗的智慧,搁置争议、保持现状,让时间来解决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在没有明显输家的情况下,非军事区的安排可能性不小。

  如何看待对于其他经济和市场影响?

  对于印太主要经济体:如果俄乌进入谈判正轨,美国的外交精力可能会逐步向印太地区倾斜;但欧俄关系的缓和,也会带来新的外交和合作空间。不过此前美国对印度额外加征的25%关税(部分原因是进口俄罗斯原油),我们认为短期内不会取消、至少不会完全取消,需要印度拿出更多的门户开放筹码。

  市场方面,往长远看,主要资产中受益最多的还会是欧洲资产。俄乌和谈的外溢效应中获益最大的主要经济无疑是欧洲,无论从风险偏好、国防军事还是战后重建而言,欧元以及欧洲股市无疑都会受到提振。除此之外,欧洲的财政扩张转向逻辑并不会因为俄乌开始和谈而削弱,反而因为和谈的坎坷性被加强。

  而欧洲资产的崛起不一定会让美股下跌,但是大概率削弱美元。这也是我们中期看空美元的重要逻辑之一。

  股市方面,关注战后重建主题,但也不应就此冷落军工股。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估计,乌克兰若重建未来十年预计至少需要5240亿美元。住房是重建需求最高的领域,占总估算费用的17%。交通、能源、工商业和农业等领域的重建也至关重要。而考虑到俄乌问题的长期性,以及美国的战略性“抽身”,欧洲防务的自力更生是绕不过去的中长期需求。

  大宗商品方面,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资源禀赋,利空的是原油和粮价。但受益于欧元升值和重建需求预期,铜以及工业金属会受到提振。

  风险提示: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 动 ; 俄乌冲突风险加大;地缘政治事件导致全球市场波动。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破冰”几何?美俄会晤的可能影响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8月16日

  报告撰写

  邵翔 SAC编号S0100524080007;

  武朔 SAC编号S0100125070003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