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日前,(001258.SZ)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立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下滑6.02%,归母净利润895.17万元,同比下滑90.17%;扣非净利润421.47万元,同比下滑95.40%。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一是受新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核查进度影响,导致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及账龄增加,相应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4841.04万元;二是公司下属外送项目发电收入同比下降4297万元,毛利率下降6.32%。
8月6日,《华夏时报》记者就此致电立新能源董秘办,接听工作人员表示,该补贴资金由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发放,属于国家信用,无法收回可能性较低,账上已计提的信用减值,在补贴收回后会冲回利润。
应收账款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立新能源主要经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的资源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咨询等业务,生产商品为清洁电力能源。
公司运营的风电场、光伏电站主要位于新疆,区位优势显著。新疆地域辽阔,风能、资源富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建设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根据公司介绍,新疆风能资源年风功率密度≥150 瓦/平方米的区域面积达12.6万平方千米,全疆均属全国Ⅰ类、Ⅲ类风能资源区,技术可开发量达到7.8亿千瓦,占全国15.4%,居全国第二。
太阳能资源方面,新疆年日照时数2550—3500小时,年辐射总量仅次于西藏,排全国第二,全疆属全国Ⅰ类、Ⅱ类资源区,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土地广阔,适宜规模化光伏工程建设。
得益于新疆丰富的资源,以及政府支持新能源事业发展,2022年上市以来立新能源也在持续扩大装机规模。
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投产运营的发电项目装机规模为2734MW(含独立储能),其中,风力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720.5MW;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853.50MW;独立储能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60MW。另外,公司已核准的在建风光电项目装机规模为1100MW、独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1200MW。
但是由于发电项目受到补贴核查进度影响,立新能源应收账款规模和账龄不断增长。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工作,通过企业自查、现场检查、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摸清补贴底数,严厉打击可再生能源发电骗补等行为。
2023年1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合规项目清单的公告》。
立新能源表示,上述公告中,公司在运营项目中可享有发电补贴项目共计15个,其中5个项目已纳入第一批合规清单,其余10个项目尚未被纳入第一批合规项目清单,截至2025年上半年上述补贴核查工作尚未结束,核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财报显示,立新能源应收账款从2022年的14.84亿元上涨至2025年上半年的21.89亿元。根据2025年半年报,公司账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从期初的11.07亿元增长至期末的13.44亿元,五年以上应收账款从期初的2.67亿元增长至期末的4.43亿元。
上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享有的发电项目补贴是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该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稳定发展而设立的政府性基金,资金由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发放,属于国家信用,无法收回可能性较低。
但是从数额来看,立新能源未收回的补贴金额并不小。根据公司此前披露,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累计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合计19.41亿元,2024年度已收到补贴款1.03亿元,尚有26.77亿元应收补贴款未收回,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占公司应收账款比例为98.29%。
负债率超80%
装机规模增长的同时,立新能源资产负债率也在增长。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67%、69.39%、80.92%和80.83%。
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风力电站、光伏电站建设等资本性支出,新能源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为公司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借款,其中自有资金一般占比20%,借款资金占比80%,所以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提升。
记者注意到,立新能源短期借款增幅明显,从2022年的1.25亿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6.35亿元。
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短期借款利率低于长期借款,可降低公司融资成本。此外,公司处于扩张阶段,去年以及今年新增多个项目,资产规模增长带动了贷款需求增加。
立新能源大力布局新能源装机,使得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显现,为此公司也在布局储能业务。
2025年2月8日,立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和田县立新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与皮山县立新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分别拟投资建设和田县300兆瓦/1200兆瓦时、皮山县200兆瓦/800兆瓦时独立储能项目,投资总额约17.76亿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风电光伏配储的话,就是为了保障电网稳定性。“稳定的电就好卖,不稳定的电就难卖,目前发电侧储能的成本还是比较高,今后可能从电网侧布置储能才能实现大规模上储。”
由于需要电力消纳保障业绩,立新能源还开展了“疆电外送”重点工程配套项目。
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哈密国投新风三塘湖200MW风电项目、哈密新风能源烟墩200MW风电项目、哈密红星二场50MWp光伏项目、哈密国投新光山口50MWp光伏项目和伊吾淖毛湖49.5MW风电项目均为“天中直流”外送配套电源项目;吉木萨尔300MW光伏为“吉泉直流”外送配套电源项目。
但是由于公司下属“天中直流”外送项目2025年上半年电网对送出线路检修停电13天、主变检修限负荷运行,而上年国网上述检修工作是10月完成,造成上述项目限电率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项目发电收入同比下降4297万元,毛利率下降6.32%,对公司上半年利润造成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