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近日,美团无人配送车驶入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中心区,在深圳城市核心区域开启常态化的测试运营。该区域位于深圳CBD中轴线,人口密集、商业高度活跃,其运行有着一定的示范意义。
无独有偶,上个月底,顺达同行及顺丰投资均同意以现金方式向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出资人民币9954万元及5688万元。
大厂之间加速无人车应用和商业化探索,看中的是无人配送车技术路线走向成熟,其配送能力能够与现有骑手网络结合,推动效率提升。
在近期一场“无人配送闭门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肯定了无人配送的战略意义,“无人配送系统已经到了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我们有一个共识——无人配送是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车辆发展过程中,经过大家探索最具潜力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场景。”
据主办方披露的最新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03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辆路权,覆盖超过80%的主要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无人配送车保有量突破6000台,较2024年增长超50%;应用场景覆盖快递、即时配送、商超零售等100余类,累计完成订单交付量超1亿件。
物流无人车是一种无人化运载货物工具,具有自动驾驶功能,在物流运输场景中应用。目前主流的物流无人车已普遍采用 L4 级技术,可在开放道路实现全无人运输。
该车具有低速、短驳特征,通常单程进行5-20公里的短距离运输,实现多点之间的接驳功能,可以取代常规的货运三轮车,节约人力投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目前物流无人车主要应用场景是承担快递网点到社区(驿站/快递柜)之间的快递配送服务。快递员无需多次往返网点,面客时间增加,开展更多散件、逆向件揽收、客户营销,企业收入结构有望优化。
除了京东、美团等大厂自研无人配送车以外,新石器、九识和白犀牛是国内头部的三家无人车创业公司。
今年以来,新石器相继完成10亿元的C+轮融资;九识完成近3亿美元的B轮融资;白犀牛完成2亿元的B轮融资,以及此次顺丰的增资。
5月,九识正式发布专为轻件散件打造和主要应用于城配场景的新车型E6,裸车售价低至1.98 万元,FSD 月度订阅服务低至 1800 元/月,将车价压缩至2万元以内,大幅提高了市场接受程度。
根据新石器、九识公司官网披露,截至6月,新石器已获得国内超过250个城市和地区公开道路路权,在全球13个国家、 超百个城市累计交付超 5000 辆无人车;截至4月,九识智能已在全国200余个城市常态化运营。
公开信息显示,顺丰在今年也在湖南、郑州、鄂尔多斯、深圳等地投放了无人车。华源证券测算,2025年顺丰因无人车的投入有望较2024年降低运营成本1.89 亿元,单车降本幅度2186元/月,若2026年无人车投入进一步扩大,降本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除此之外,“通达系”快递企业在末端配送积极使用无人车,无人车降本或将改善快递加盟商盈利状况,间接影响快递企业总部报表,各家企业的无人车替换节奏存在差异,或加速各企业的成本分化,加快格局变化。
无人车在企业快速落地的同时,少不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面临着一些痛点和堵点。
首先是关于“路权”已成为制约规模化运营的核心变量。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总经理王璐表示,“法律身份的模糊、地域供需的错配以及交通管理的冲突,深刻影响着末端配送产业的规模商用进程。”
因此,推动国家与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立法、加强跨部门协同至关重要。当前无人车法律身份模糊和监管碎片化问题,构成了规模化落地的最大瓶颈。
对外经贸法学院副教授孔祥稳表示,制度设计要考虑对产业的影响,在产业没有完全定型,发展迭代比较迅速的情况下,立法思路应该尽量考虑减少对产业模式和技术路径的直接干预,给行业预留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应秉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为国家层面制度设计积累经验。
这一点,或许深圳的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参考,继今年提出“无人车2.0”发展规划后,深圳正在全国率先探索无人物流的规范化、规模化、商业化与网联化发展,加速推动这一新质生产力融入城市肌理、送达市民指尖。
据了解,在莲花山中心区线路开通前,深圳相关部门对线路运行条件与交通影响进行了综合性严格评估,同时要求运行车辆接入政府平台,以实现动态数据监督与调度。
其次,无人车运营企业还可以借助深圳巴士集团提供的公交场站网络资源,获得集车辆安全停放、高效充换电保障、本地化运维支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
深圳将其总结为“公交+物流+无人车”融合创新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公交公司在场站资源、网络管理体系,人员体系的优势,通过“网格化场站管理”,将无人配送车的充换电、停放调度、应急保障等需求整合纳入日常巡检体系,实现统一管理。
除此之外,美团等无人配送车企业除配备专门的远程监督安全员外,也配备了线下网格安全员,保障无人车的安全运行与紧急处置。
目前,深圳市累计落地近400台车,开通线路670余条,已实现全市车辆标识统一,车辆运行数据的全量接入,目标年底落地1000台规模。深圳的探索为构建功能型无人车管理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
“得益于京深两地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美团无人配送得以常态化测试。”美团副总裁、无人车业务部总经理夏华夏表示。据悉,北京与深圳正探索不同车辆性能、算法能力与道路通行规则相匹配的分级管理体系,在产业发展与规范监管间实现平衡。这一举措将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