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张星 刘雪莹
又省一笔钱!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来了,其中个人单笔 5 万元以下消费可以享受贴息,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 3000 元!消息公布后,中国农业银行马上公告:自 9 月 1 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之后,两项贷款贴息政策的细则正式明确。
据财政部消息,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一》),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银行、贷款流程、贴息流程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明确。
根据《实施方案一》,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8 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满足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贴息期限不超过 1 年,年贴息比例为 1 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 100 万元。经办银行方面,《实施方案一》也明确了名单,包括 3 家政策性银行、6 家国有行和 12 家股份行。
据财政部同日消息,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二》),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贴息标准、贷款经办银行、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明确。
根据《实施方案二》,2025 年 9 月 1 日至 2026 年 8 月 31 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识别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 5 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 5 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个人消费贷款的年贴息比例为 1 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 50%,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 3000 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 5 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 1000 元。经办银行方面,《实施方案二》也明确了名单,包括 6 家国有行和 12 家股份行和 5 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告诉记者,国常会部署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消费行业贷款贴息政策,核心是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来提振消费、激活市场,旨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对冲外需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推动消费基础设施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助力经济结构的长期转型。
根据《实施方案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才可享受贴息政策:
一是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8 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
二是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 年 3 月 16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此外,《实施方案一》还表示,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贴息标准方面,《实施方案一》明确,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 1 年,年贴息比例为 1 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 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 100 万元。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实施方案一》还列出了贷款经办银行名单,共计21 家全国性银行,包括 3 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6 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 12 家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实施方案一》还要求压实各方责任、严控资金流向并严格责任追究。严禁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贷款资金,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经办银行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确保贴息资金合规用于向符合贴息条件的经营主体兑付,严禁经办银行和经营主体套取贴息资金。 有关方面发现贷款资金使用、贴息资金申领等违反政策规定的,要及时追回相关信贷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并依法依规对经营主体和经办银行进行处罚。
根据《实施方案二》,2025 年 9 月 1 日至 2026 年 8 月 31 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 5 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 5 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 5 万元以上的消费,以 5 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实施方案二》明确,年贴息比例为 1 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 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 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 3000 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 5 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 1000 元。
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个人消费贷款经办银行为 6 家国有大行、12 家股份制银行和 5 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5 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分别是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实施方案二》还鼓励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记者,消费金融机构入选本轮政策机构名单,有利于扩大政策红利的覆盖范围,提升政策落地实效。相较于传统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覆盖的消费场景更加丰富、服务客群更为广泛,能够在政策落地实施过程中与名单当中的全国性银行形成有效互补。此外,政策明确规定贴息资金要实际用于消费行为,与持牌消金公司具备的业务能力及积累客群高度匹配。
《实施方案二》最后还特别提到要强化监督约束,确保贴息资金专款专用。经审核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财政部门将追回相关贴息资金,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贷款经办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对于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情况,由贷款经办机构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两项贷款贴息政策细则出炉的一大背景是,7 月 3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会议指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要抓好贴息政策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同时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
国常会部署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之后,国有六大行迅速响应,纷纷表态将切实做好贷款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
8 月 1 日,中国银行公告,将全力抓好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以高效、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广大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为激发国内消费潜力贡献金融力量。
8 月 2 日,建设银行发文称,将按照上级单位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同日,工商银行公告,该行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实施。
8 月 4 日,农业银行发文表示,将按照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提升办理效率,加强资金合规使用,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直达广大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同日,邮储银行公告,将积极组织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扎实推动政策传导落地。交通银行也于同日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常会贴息政策要求,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精准滴灌商圈金融需求,切实发挥交行零售信贷在促消费、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国有六大行之后,亦有股份制银行发声响应贴息政策推进实施。8 月 6 日,光大银行相关人士表态称,将组织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和保障措施,合理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精准落地;同时做好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控消费金融风险。
展望未来,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计,在经过一段时间实施之后,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或将根据实施效果对贴息比例、覆盖范围、经办机构等进行优化。下一步,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强化贴息政策与已经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 " 国补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协同,形成叠加效应,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更加有力、有效地提振消费、稳就业、扩内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