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搏击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消费贷贴息将落地,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

adminddos 2025-08-14 20:49:04 2 抢沙发
苏州少儿搏击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消费贷贴息将落地,头部消金、民营银行迎融资考验摘要: ...

  或推动规模扩张,但也面临合规与融资压力。

  日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将在未来一年内对部分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贴息支持。这是中央财政首次直接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补贴,政策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为期一年。

  除6家国有行及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外,本次还有5家其他金融机构入围,包括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以及1家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微众银行。

  记者注意到,虽然政策尚未正式实施,但两类机构此前已面临较大融资压力,今年以来的融资动作明显提速。消费金融公司密集发行金融债,票面利率低至1.7%以下,其中蚂蚁消金发行了成立以来首单金融债;民营银行则加大同业存单发行,微众银行年内规模同比增长超三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贴息政策与此前密集出台的促消费措施相叠加,将在信贷需求和资金供给两端形成合力。但这也意味着机构在加快投放的同时,融资压力可能进一步上升,并对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和负债结构优化提出更高要求。

  资金需求高企 消金公司与民营银行加速补血

  5家入选的其他金融机构中,4家消金公司均为全国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规模排名前四的机构,总资产规模均在700亿元以上。截至2024年末,4家公司合计总资产约6388亿元,占全国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的一半。微众银行则是全国首家互联网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超过6000亿元,零售贷款余额长期居民营银行首位。

  记者注意到,尽管财政贴息政策尚未完全落地,年内两类机构的融资动作已明显提速,显示出较高的资金需求。

  在消费金融公司方面,2025年以来,杭银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宁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等8家机构共发行13期金融债,募集资金总规模达161亿元。其中,马上消金年内发行3期,中银消金、宁银消金、杭银消金各发行2期。

  最新一笔融资来自蚂蚁消费金融。8月4日,蚂蚁消费金融发行了成立以来首期金融债,规模20亿元,期限三年,票面利率区间1.7%至2.4%,最终发行利率低于市场预期。公司表示,此举旨在获取中长期低成本资金,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并在政策鼓励下加大重点领域的消费信贷投放。

  从利率水平看,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消金公司金融债平均发行利率已降至2.5%以下,2025年部分机构发行利率甚至低于1.7%。

  业内机构普遍认为,相较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金融债期限更长、利率更低,有助于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民营银行方面,同业存单仍是主要的主动负债工具。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微众银行已发行53期同业存单,合计融资达到1545亿元,同比增长340%,增幅居行业首位。

  此外,苏商银行、新网银行等其他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同样保持高频发行,其中苏商银行年内发行87期同业存单,新网银行发行77期,规模虽不及微众银行,但频率依旧密集。

  “民营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补充资金,一是为了应对居民存款增长承压的局面,二是与其零售贷款扩张速度快、资本补充渠道有限有关。同业存单期限灵活、发行效率高,已成为这类机构维持资产扩张和流动性稳定的重要工具。”分析人士指出。

  业内人士认为,财政部选择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和代表性民营银行作为首批贴息对象,一方面考虑其覆盖客户广、风险管理能力相对成熟,能够在短期内起到“放大政策杠杆”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机构在消费信贷领域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将贴息资金精准投向合规、安全、可持续的贷款场景。

  政策加持下融资端压力不减反增

  业内普遍认为,财政贴息与年内密集出台的促消费政策共同构成了一个“政策合力”,将对部分消金公司与民营银行的业务扩张形成推动。

  今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同月,金融监管总局也提出,要适度增加居民部门中长期消费贷款投放,并优化消费信贷供给结构。财政贴息政策在此背景下出台,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加速器”。

  不过,政策利好同时意味着更高的监管要求。“由于贴息资金来自财政预算,监管部门将重点审查贷款投向是否精准、资金使用是否合规,防止出现资金挤占或转移等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将促使机构在放贷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贷前审查、贷中监控与贷后管理,提升整体风险控制能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贴息政策释放的信贷需求逐步转化为贷款余额,入围机构在融资端的压力可能不减反增。“一方面,贷款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推高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低成本资金的竞争将趋于激烈,这可能促使消金公司加快金融债发行节奏,民营银行则可能进一步提升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和频率。”华东一位消费金融人士对记者表示。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贴息政策为机构提供了一个提升负债结构和资金获取能力的窗口期。消金公司需要在资产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效率;民营银行则应在主动负债之外,探索更多资本补充工具,以应对长期增长的资金需求。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