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上市公司巨资炒股|浙江永强拟拿最多10亿元“炒股” 主业真实盈利能力被掩盖

adminddos 2025-08-16 02:33:24 3 抢沙发
上市公司巨资炒股|浙江永强拟拿最多10亿元“炒股” 主业真实盈利能力被掩盖摘要: ...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2025年开始至今,至少有7家公司拿最高10亿元及以上投资理财(最高额度)。7家公司分别是拟用于证券投资的金额超10亿元。其中利欧股份最高投资额达到30亿元,方大炭素和七匹狼最高额达到20亿元。

  A 股市场的版图中,浙江永强一直是户外休闲家具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然而,公司计划动用最高 10 亿元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决策,引发巨大争议。

  浙江永强此番决定将最高 10 亿元自有资金投入证券市场,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市场波动风险首当其冲,证券市场向来风云变幻,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调整、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能在瞬间改变市场走势,众多企业的证券投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公司的投资能力也受到质疑,从过往投资表现看,其2023年在腾讯股票上的重仓投资出现浮亏。

  2024年,公司净利润暴增808%至4.62亿,但主要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拆迁补偿收益1.77亿元(处置水云塘厂区);证券投资收益1.68亿元。实际上扣非净利润仅1.62亿元,主业贡献仍薄弱。

  2024 年,浙江永强已处置证券投资及收到分红合计实现投资收益 2,719.75 万元,报告期确认的 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136.78 万元。 2024 年公司股票账户初始投资成本 62,580.10 万元,报告期损益 18,856.53 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炒股的 “利” 端首先体现在业绩补充功能上。在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时,证券投资收益往往成为美化财报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把双刃剑的 “弊” 端同样不容忽视,首当其冲的是业绩波动风险,股市的阴晴不定往往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大起大落。

  要让上市公司炒股这把双刃剑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多方合力规范。监管层面应完善制度设计,明确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的比例限制,要求其充分披露投资逻辑、风险控制措施及业绩影响,对过度投机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上市公司自身应坚守主业,将投资作为辅助手段而非核心业务,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避免盲目跟风炒作。投资者则需理性看待投资收益,重点关注企业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被短期业绩波动误导。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