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20部学术专著、数百人参与,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二期丛书首发亮相

adminddos 2025-08-17 22:29:14 3 抢沙发
20部学术专著、数百人参与,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二期丛书首发亮相摘要: ...

8月17日,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以下简称“两大工程”)二期成果发布暨丛书首发式在上海书展举行。

这20部学术专著背后凝聚了复旦数十位知名学者、数百人研究团队的心血和智慧,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担任丛书编委会主任。

复旦大学“两大工程”二期丛书首发亮相上海书展。复旦大学 供图

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汇聚学者力量,开展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积极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复旦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两大工程”一期,并于2021年出版了20部学术专著。党的二十大后,学校继续高起点谋划和推进“两大工程”二期工作,将其作为深化部校共建、共同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有力举措。

四年后的今天,“两大工程”二期再结硕果,20部学术专著陆续在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首发亮相上海书展。组建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展现大成果,是“两大工程”二期的工作思路。成果布局6大系列、36个研究项目,围绕党的二十大最新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打造思想矩阵。

20部学术专著都讲了什么?列举一部分精彩内容:

在《全球化新叙事: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中,通过详实案例证明,全球化不是单行道,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 “一带一路” 实践,正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构建起新型国际合作范式。

《科技强国的理论意蕴与多重维度》围绕“如何建设科技强国”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以理论阐述、动力分析、条件分析以及实践案例为内在逻辑线索,呈现为八个章节构成的有机整体。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首次系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内在契合性,这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找到了文化根基。

作为一期、二期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焦扬表示这是一次复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创新实践的有益尝试,希望未来汇聚更多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磅礴力量。

下一步,复旦将继续实施“两大工程”三期,以打头阵、当尖兵的奋斗精神,为上海理论工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