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002074.SZ)控股子公司合肥国轩吉泰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吉泰美”)与合肥市庐江县高新区签署小动力电池项目合作协议 ,双方将聚焦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培育,加速推动小动力电池市场应用。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对小动力市场充满信心,他表示,中国当下新能源汽车的日均用电量只有3.3亿KWh,仅为中国全社会平均每天用电量的1.2%,储能锂电池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果将中国每天的用电平移二小时,则中国储能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万吉瓦时规模,而小动力电池将是继动力电池与储能之后的“第三增长极”。
多维场景打开市场空间,小动力成千亿级蓝海
小动力主要面向低电压、额定功率较小、以短途通勤/运营为主的电动化应用场景,典型涵盖两/三轮车、小型工程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小车、小型电动船舶、电动玩具、便携式电子设备等。
据起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轻型动力锂电池出货量49.0GWh,同比增长12.9%。其中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和启停/驻车占比分别约45%、19%和14.7%。在增速方面,起点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中国轻型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183.8GWh,未来6年年均复合增速达24.6%。智能及AI锂电池、启停/驻车锂电池、电动三轮车锂电池领域尤为突出,年均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83.9%、30.6%、47.8%。
市场规模方面,据GrandviewResearch预测,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307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409亿美元,年化复合增速约为5.91%;电动两轮车领域2025年销量有望达到5200万台,同比增长约6%,2024年出口量已达到2211.8万辆,同比增长47%。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约4.3亿辆,国轩吉泰美董事长徐兴无指出,中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中,不足10%使用的是锂电池,“铅酸换锂电”是千亿级市场。
与此同时,低空飞行器、AGV(自动导引运输车)/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电动船舶等新兴场景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打开全球小动力电池需求增量。
锂电巨头竞速布局
面对蓝海市场,国内锂电头部企业加速战略卡位。
早在2019年,携手哈啰等推出小哈换电,并通过合资公司全面推进电动二轮车、家储、无人机、机器人等应用场景电动化。2025年,其合资子公司新能安与小牛电动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两轮车电池技术突破。
国轩高科在小动力领域布局已久。2020年即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为滴滴旗下电单车供货超60万套锂电池组,实现在B端两轮市场的大规模应用。2024年推出专门面向低速车及两轮、三轮市场及低速市场的黄金锂电产品,实现对铅酸电池直接替换使用。2024年11月,为智通新能源定向开发电动自行车用12.8Ah锂电池电芯,并签署了《2025年度2GWH电芯专供协议》。2025年5月,国轩高科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与包含雅迪在内的多家低速车企业均有合作。
在备受市场关注的低空经济领域,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在2023年底签订动力系统合作框架协议,目标涵盖动力电芯、电池包、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的联合开发。2025年6月,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明确国轩高科将为亿航智能的EH216系列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量身定制动力电池系统,并计划未来拓展至更多eVTOL机型。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在签约仪式上透露,国轩吉泰美已研发出48项新产品,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推出100个新产品,力争将小动力做成大产业。
同样全面入局,2024年12月与台铃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研发实现车电同寿的全生命周期比亚迪电池。2025年5月,比亚迪发布两轮、三轮车电池产品,宣布全面入局轻型出行能源体系,并计划推出32款电池产品,全面覆盖两三轮车电池,寿命达到10年,计划将于9月前陆续上市。
认为,电动工具行业从技术周期看,专业级和工业级锂电化率仍有提升空间,且在锂电化率提升和国产替代推进的影响下,国内电芯厂出货增速或将高于电动工具行业需求增速。
华创证券最新研报测算认为,电动自行车若未来百户保有量达到100辆,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185万辆,较2024年提升69%;海外市场潜力更大,亚太地区(除中国)约7.2亿家庭,若户均保有量达0.6/0.8/1.0台,则对应稳态年销量4800/6400/8000万辆,均将持续拉动锂电池需求增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