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创板新材料龙头(688585.SH)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自7月9日智元宣布拟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方式取得公司控股权以来,上纬新材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12倍,市值从七月初31亿元飙升至八月初371亿元。然而,这场资本狂欢背后,大股东金风投控的密集减持动作,为这场“造富神话”蒙上一层阴影。
股东高位套现:一个月内减持超158万股
据上纬新材8月12日晚间公告,自7月9日至公告披露日,金风投控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58.44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00%。此外,金风投控与致远新创合伙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协议转让4.40%股份,目前尚待上海证券交易所确认并办理过户手续。
金风投控的减持行为并非孤立事件。作为(002202.SZ)全资子公司,金风投控已多次实施减持计划。早在2024年12月16日-2025年3月5日间,金风投资控股公司就曾减持403.36万股,彼时的减持区间为7.27-7.95元/股。
基本面承压:业绩与估值的严重背离
与股价狂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纬新材基本面持续承压。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2.50%,但归母净利润仅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此外,公司盈利能力也有所承压,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4.14%,较2023年-2024年15%-16%的毛利率有所下滑。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8月18日,上纬新材市盈率(TTM)高达531倍,市净率29.82倍,远超新材料行业平均水平。
控股权争夺:智元机器人入主存变数
尽管智元机器人已签署收购框架协议,但交易仍需取得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完成股份过户登记,并履行其他审批程序。上纬新材在公告中明确提示:“控制权变更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若交易受阻,叠加股东减持压力,公司股价或面临进一步回调风险。
在这场资本博弈中,上纬新材的股价狂欢能否持续,仍取决于智元机器人收购进展与基本面改善的双重验证。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监管层多次提示风险的背景下,理性审视估值泡沫、规避非理性炒作,或许是穿越市场波动的唯一法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