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新湖集团黄伟重拾百亿身家

adminddos 2025-08-19 19:50:07 2 抢沙发
新湖集团黄伟重拾百亿身家摘要: ...

在地产富豪身家不断缩水的当下,新湖集团董事长黄伟迎来了转机。

818日,600208,SH)报收5.34元,公司市值达阶段高点454.4亿元。

黄伟个人和新湖集团及关联企业,因持有公司28.02%的股份,持股市值达到127亿元。

这也意味着,通过相关企业的持股,黄伟个身家重新回到百亿元之上

在地产富豪们家族财富脚踝斩,房地产主业仍在苦苦挣扎的2025年,面对逆势增长的财富,黄伟究竟做对了什么?

又或者说,他走了怎样的好运?

飙升的股价

黄伟个人财富的急速增长,得益于衢州发展靓丽的股价表现。在最近两个月中,衢州发展股价涨幅超100%

衢州发展(600208,SH前身为新湖中宝,为黄伟旗下新湖集团实控企业,2024初转让给衢州国资,后更名衢州发展。

813日,衢州发展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先导电科95.4559%股份,并募集不超过30亿元的配套资金。根据公告,标的公司先导电科的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

此次交易标的公司先导电科为新材料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且股东阵容堪称豪华,如、格力集团、中金先导、五矿元鼎和中建材新等均涉足其中。

正是在这样的并购标的,使得并购消息一经发布,公司股价即迎来了三个涨停,由此带动黄伟身家水涨船高。

于是,在地产富豪苦苦挣扎的当下,温州富豪黄伟迎来了难得的转机,但黄伟的预期显然不止于此。

814日,衢州发展公告称,公司重要股东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止股价减持计划。显然,在暴涨的股价和实质性利好面前,新湖系按下了股份套现的暂停键。

国资重组

二股东百亿身家的财富效应,约455亿的市值,对今日之房地产来说,已显难能可贵。

相比较而言,那些曾经如日中天的头部房企,如碧桂园133亿港元(合122亿人民币);融创中国,市值为177亿港元(合163亿人民币);世茂集团32亿港元(合29亿人民币),至于中国恒大已经退市

更重要的是,衢州发展日成交金额已达数十亿级别,新湖系所持有的股份,可随时在二级市场变现。而前述房企的重要股东,由于市场交投清淡,大额减持极为不易。

此外,A股市场上,阳光城、泰禾、中南发展……一众曾经的明星房企,早已因股价低于1元而退市,从此彻底消失在投资者视野中。

但衢州发展的前身——新湖中宝,缘何躲过了房企退市潮,并在2025年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股价逆袭。

很大程度上,这一切得益于新湖中宝第一大股东衢州国资的信用加持。

202418日,新湖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向衢州智宝转让18.43%的股份,连同早前新安财通10.11%的股份,新湖中宝第一大股东易主,衢州国资下属企业正式成为公司大股东。

事实上,在此之后,衢州国资通过持续不断的二级市场增持,对公司真金白银的力挺,公司得以度过了艰难的退市浪潮。

对此现象,20247月,《东地产》曾在《股东火线增持 新湖中宝亟待U形反转》的文章中,曾作出前瞻判断,在问题房企批量退市之际,保住上市公司地位,就是保留复苏期重回上升通道的资格。大股东维护股价背后,新湖中宝的表现,为房地产的重整旗鼓,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观察样本。

一年之后,新湖中宝已更名为衢州发展,股价实现了四倍涨幅的逆袭。一年前频繁传出资金紧张的温州富豪黄伟,也同步实现了财富提升。有了百亿级随时可以套现的身家,其产业便有了腾挪的空间。

几步闲棋

回到2023底至2024年初,房地产企业退市浪潮之下,新湖中宝为何会被衢州国资所看中?

彼时,新湖中宝的主业,房地产占比九成以上。其在手资源,主要为上海主城区两个核心项目,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天潼198项目,以及黄浦区的上海亚龙项目。

普陀区的新湖明珠城,记录着昔日新湖在上海地产的高光时刻。

后者于2024年引入中信、融创共同开发,最终以“锦园”上市销售,并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

不过,真正让衢州国资动心的,是营收占比不大,但想象力较大的业务板块。

在房地产开发主业之外,新湖中宝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有广泛布局。

这些手笔,大多是熟悉资本市场的黄伟,在房地产主业之外布下的闲棋

在股权转让的相关新闻中,这些“闲棋”成为衢州国资入主公司的主要原因。彼时,衢州正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而新湖中宝投资的新兴产业,让衢州得以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更好地聚集资源,展开更广泛的布局。

无独有偶,2023年底,湖北国资入主。据称,看中的是印象系列文化IP,以及绿色科技住宅概念。

以地产业提供现金流,以具有未来性的新兴产业提供发展前景,这或许便是行业衰退之下,一家地产公司寻找接盘方,能够讲出的最好故事

而这样的故事一旦成功,便能扭转乾坤。

20246月,新湖集团暴出总计46.8亿元的信托违约事件,涉及新疆一宗矿产纠纷。

据媒体报道,当时,黄伟面对维权人员,双手合十,恳请信托持有者与公司共渡难关:“矿拿回来,大家的钱才有着落,拿不回来可能我都要破产了。”

一年之后,当个人财富重上百亿之时,以地产发家的温州富豪黄伟或许也不会想到,那些不经意间布下的几招闲棋,会在日后迎来高光时刻。

与幸运儿相比,更多房地产转型失败的案例,早已淹没在行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产业衰退浪潮中,行业泥沙俱下之时,地产商转型的故事,没有必然的成功,只有偶然的幸存者偏差。

原创稿件欢迎转载,须注明出处!尚未领取稿酬的图片作者请及时联络我方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