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同时公布。
这两项贴息政策由中央财政直接发力支持,被业内称作金融“国补”,与当前正在推进的以旧换新专项“国补”形成联动。
两项贴息方案发布后,农行、工行、中行、建行、邮储、交行六大国有大行迅速响应,明确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贴息。
8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与以往直接财政补贴相比,两项贴息政策的特点是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来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真正的消费领域,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的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贴息为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副总监李倩表示,对消费者而言,直接利好体现在借贷成本的大幅下降:年贴息1个百分点,优质客户实际借贷利率可低至2%左右,显著减轻消费者的借贷压力。对银行而言,影响出现分化:全国性经办机构受益显著,贴息刺激消费贷需求,规模扩张可对冲净息差压缩的影响,而地方中小银行被排除在国补外,可能面临客户分流的情况。李倩认为,消费贷贴息政策对消费者和银行影响显著,落地执行需精准施策。
谁能申请?什么时候能享受?去哪办理?如何办理?针对居民关心的十个热点问题,经济观察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一、谁可以申请消费贷、服务业经营贷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面向居民个人。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面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二、具体的贴息范围有哪些?
个人消费贷款为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具体涵盖两类情况:一是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二是单笔5万元及以上、用于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面向的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主体,需要在2025年3月16日到2025年12月31日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
三、能享受贴息政策的期限是多久?
个人消费贷款的贴息期限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期限为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四、贴息后,贷款利率能到多少?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年化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比例大体相当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目前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在3%以上,贴息后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可低至2%左右。
五、具体能贴多少钱?
个人消费贷款中,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可达1万元。
六、哪些银行可以办理?
个人消费贷款经办机构为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共计23家机构。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经办机构为2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共计21家机构。
七、具体怎么办理?
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要增加一个操作,就是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借款主体不需要进行贴息的申请,只需要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即可。
八、已经签订的贷款合同怎么办?
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合同,个人消费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贷款经办机构将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的时候,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
期限内,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对于经营主体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对应的贴息资金。
九、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途有何要求?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是消费者合理的借贷需求和真实的消费行为,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等,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另外,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十、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多家大行同时提醒,办理贴息不收取任何费用,且未委托官方渠道外的机构或个人代办,呼吁客户警惕诈骗,通过银行官网、微信公众号及网点等官方渠道了解具体事宜。
(作者 刘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