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从上汽在港摘下“自保”牌照,谈国内专属自保公司“少而小”!

adminddos 2025-08-13 20:13:02 1 抢沙发
苏州少儿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从上汽在港摘下“自保”牌照,谈国内专属自保公司“少而小”!摘要: ...

  来源:中保新知

  香港保监局今年接连颁发两张自保公司牌照,将自保公司这个小众保险公司类型推到聚光灯下。

  8月11日,香港保监局向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专属自保保险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发出授权。就在三个月前的5月2日,香港保监局还曾授权汇丰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Wayfoong(Asia)Limited,使其成为首家由扎根香港的跨国企业所成立的专属自保保险公司。

  至此,香港成为6家自保公司的注册地。我们将视角切换到内地,目前拥有4家自保公司。客观来看,我国自保公司数量与国际自保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国际来看,大多数《财富》500强企业都拥有自保公司,中小型企业使用自保公司也成为一种例行做法。

  根据行业报告,截至2024年底,一些预测认为,全球自保公司数量将达到约8000家,保费总额将达到500亿美元。商业保险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自保公司数量为6290家,这一数字并不包括微型自保公司。

  01

  “少而小”

  作为小众保险公司,首先要回答的是什么是自保公司?与普通商业保险公司不同,自保公司也被称作专属自保保险公司,指专为其母公司提供保险服务的机构。

  企业成立专属自保公司,除了经营一般保险业务,又可以承保市场上难以承保的特殊保障项目,将企业的风险集中管理。同时,由于专属自保公司无需市场推广和支付保险中介人佣金,可以较低成本及边际利润经营,故可收取较低保费,而母公司也可分享该专属自保公司所赚取的承保利润。

  中国目前拥有10家自保公司,其中,香港6家、内地4家。

  2000年8月,中国海外石油总公司设立的中海油石油保险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自保公司。

  香港保监局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8月5日,获授权在香港或从香港经营保险业务的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名单如下:中广核保险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保险有限公司,保险有限公司,中石化保险有限公司,Wayfoong(Asia)Limited。

  从内地来看,第一家自保公司是2013年底获批开业的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之后,2015年7月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获批开业,2017年1月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获批开业,2017年10月广东粤电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获批开业。

  相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我国自保公司的规模和存在感并不强。以规模最大的中石油专属举例,截至2024年末,中石油专属总资产为109.3亿元。2024年,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26亿元,净利润2.36亿元。2024 年末,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98.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385.8%。

  不过,业内有时也用“小而美”来评价我国的自保公司——数量少但是盈利能力不容小觑。

  02

  两地差别

  从监管规定来看,内地和香港对于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并不一样。

  内地涉及到自保公司的监管文件主要为2013年12月原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自保公司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自保公司监管的规范性文件。

  根据《通知》,设立自保公司,除法律法规规定的保险公司相关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注册资本应当与公司承担的风险相匹配;投资人应为主营业务突出、盈利状况良好的大型工商企业,且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亿元;投资人所处行业应具有风险集中度高、地域分布广、风险转移难等特征,且具有稳定的保险保障需求和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

  对于自保公司而言,母公司既是股东,也是保险服务的主要对象。在设立条件中,监管除要求母公司符合投资人的基本条件外,还对母公司资本规模、业务和风险特征以及保险保障需求作出了特别规定。

  仔细分析,制定上述规定,或许是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保证自保公司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保费规模,降低经营风险;二是有利于增加企业风险管理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原来的自保覆盖面;三是规范石油、铁路等行业的自保行为,将各类自保基金纳入保险监管。

  在香港,《保险业条例》(第41章)第2(7)条载有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在法律上的定义,指只获授权经营一般保险业务的公司。

  从资本规定来看,香港对于一般保险公司规定为在厘定订明资本额时,须计入市场风险、人寿保险风险、一般保险风险、对手方违责和其他风险,及业务操作风险,资本基础不得少于港币2000万元;香港保监局对于专属保险公司的规定为在厘定订明资本额时,使用根据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净保费或有关未决申索的简单计算方式,资本基础不得少于港币200万元。

  在专属自保公司获批后,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表示:“保监局已制定策略,专注内地国有和私人企业,以及本地跨国集团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需要。我们正研究纳入额外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的架构,以及扩大风险保障范围的可行性,从而增加香港的全球竞争力。”

  汇丰集团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获批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还表示:“香港是全球企业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的理想地点。政府一直致力与保险业界合作,透过不同措施促进业界加强多元化发展,当中包括为本地专属自保保险公司提供50%的利得税宽减。在现今的国际形势下,风险呈现新维度,我们会持续审视政策措施,务求吸引来自更多不同地区和规模的跨国企业选择香港作为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的基地。”

  03

  国际差距

  相比海外成熟市场,我国自保公司数量较少,仍处起步探索阶段。

  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90%已成立自保公司。

  根据安永《2024年全球保险展望报告》,自保公司目前占据了整个商业保险市场的近25%,过去十年从传统渠道转移了数千亿美元的保费。得益于多个司法管辖区友好的立法和监管环境,欧洲自保市场也在增长。

  安永报告指出:“自保公司之所以发展壮大,是因为企业在公开市场上找不到它们想要的东西。这些企业希望能够设计出更有效、更直接地满足自身需求的风险解决方案。它们在关键指标上的出色表现证明了它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业内专家指出,国际上自保公司大量涌现,原因包括扩大承保范围,降低保险成本,享受税收优惠,进入再保险市场等。

  那么,为什么中国特别是内地自保公司数量较少?这或许与两方面相关联。一方面与中国内地自保公司的准入门槛高有关。根据内地监管规定,自保公司的母公司资产总额不低于1000亿元。另一方面,对于不少内地企业来说,设立自保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可能不如直接购买保险更具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自保公司将风险留在集团内部,这也意味着,如果公司不能开发好适合本公司的保险产品,或可能使自保公司甚至母公司遭受更大损失。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刘新立曾撰文指出,自保公司位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如果其产品设计、精算、承保与理赔等各个环节的实践能够落实理论上的各种优势,则不仅为自留风险提供了一种正式的、合规的保险机制,更作为一种独特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将损失控制与风险融资连接起来,以便和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相配合,更好地促成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增长。

  中保新知调研发现,中国自保公司数量少、探索的时间短,自保公司的管理经验和专业能力并不足够成熟。从中国当前的几家自保公司来看,母公司的业务领域各不相同,差异性很大,能够相互借鉴的经验比较少,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与内地对于自保公司的监管规定相比,香港注册自保公司还是拥有不少优势,如香港本身保险业发达、保险专业人才多,对企业资本基础要求较低,享受税收政策等。未来,或许还有内地企业闯入香港自保市场。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