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贴息“红包”精准投向消费领域

adminddos 2025-08-14 07:16:02 4 抢沙发
贴息“红包”精准投向消费领域摘要: ...

  8月12日,财政部会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四部门详解政策要点。

  贴息范围和力度有多大?

  “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

  例如,消费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在政策执行期内花了20万元用于装修、购置家具家电等,假设该笔消费贷款年利率为3%,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他全年需要支付贷款利息6000元,享受贴息政策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

  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为期1年,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为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例如,一家餐馆在今年10月1日获得1年期的贷款90万元,用于引进设备、扩大场地等经营活动,可以享受贴息9000元。

  享受贴息条件是什么?

  想拿到贴息“红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政策执行期内可否重复申请、是否叠加计算?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表示,消费贷贴息,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从今年9月起一年内,无论是日常生活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或者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际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上述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

  操作流程什么样?

  个人消费贷款借款人在签订贷款合同时,需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而后,贷款经办机构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借款主体只需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即可,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其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返还贴息资金;对其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贴息资金。

  前述例子中可享受贴息9000元的餐馆,假设经办银行明年2月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贴息资金,以此作为时点来划分,经办银行需向该餐馆一次性返还3000元贴息,将今年10月到明年1月的贴息结清;明年2月到9月,每个月都会直接扣除当月贴息,经营主体每月可以少交750元的利息。

  “为减轻借款人办理负担,提高政策实施效果,两项贴息的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廖岷说。

  政策期限是否会延长?

  两项贴息政策从惠民、利民出发,在支持领域上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补贴方式更精准,支持消费的力度更大,惠及范围更广,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更精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了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支持其中用于消费的部分,真正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则精准用于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

  力度更大。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消费领域。初步测算,1元的贴息资金,有望带动100元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

  范围更广。两项贴息在政策设计中充分体现普惠性,全面覆盖居民日常消费和各类群体,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两项政策到期后,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调整贷款经办机构的范围。”廖岷表示。

  政策如何落细落实?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强与财政部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促进政银企融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同时,指导金融机构深化与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融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增强消费金融产品的吸引力,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服务业中小经营主体。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引导贷款经办银行严格按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并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资金用途管控,确保资金合规和有效使用,防范贴息资金套取挪用风险。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王波介绍,商务部将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结合促消费活动加强政策宣介,同时发挥行业协会和平台企业的作用,推动政策快速精准触达企业。

  “财政贴息资金的使用管理要遵循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的原则。”廖岷说,政策执行期满后,财政部门将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对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的申请、审核、清算等情况开展核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