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小米在欧洲市场首次超越苹果

adminddos 2025-08-20 10:12:11 3 抢沙发
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小米在欧洲市场首次超越苹果摘要: ...

  记者丨雷晨

  编辑丨朱益民

  8月19日,小米集团(1810.HK)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本季度实现总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

  尽管二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大盘整体承压,但小米智能手机业务依然在国内外依旧实现了积极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在海外多个区域增长较快:在东南亚地区排名上升至第一,市占率增至18.9%;在欧洲地区的排名重回第二,市占率增至23.4%,市占率首次超越苹果。

  在当晚的业绩说明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小米的短期目标是销量进入“2亿俱乐部”,届时苹果、三星、小米将形成3家手机年销量超两亿部的“三足鼎立”局面。

  除了手机业务之外,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

  截至8月19日收盘,小米集团总市值为1.36万亿港元。

  欧洲市场反超苹果

  分业务板块来看,小米手机和AIoT业务仍是营收支柱,二季度实现收入946.93亿元,同比增长14.8%,营收占比为81.7%。

  其中,在智能手机收入方面,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为455.2亿元,相较一季度的506.12亿元减少约10%,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ASP平均售价下降,惟部分被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所抵销。

  智能手机ASP(平均售价)由2025年第一季度的每部1210.6元下降11.3%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每部1073.2元,主要是由于ASP较低的境外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上升,惟部分被中国大陆ASP上升所抵销。

  不过,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42.4百万台,环比增加1.5%。

  国内市场方面,继一季度出货量重返中国第一后,第二季度小米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市场份额为16.8%,登顶国内第一。

  国际市场上,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在全球多个重要区域,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市占率持续提升:东南亚地区排名上升至第一,市占率增至18.9%;欧洲地区排名重回第二,市占率增至23.4%,市场份额首次超越苹果;中东和拉美排名位居第二,市占率分别为18.7%和19.6%;在非洲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增至14.4%。

  据Canalys数据,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减少2.7%。相比之下,小米在出货量表现上优于行业整体水平。

  综合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受关税波动、宏观经济挑战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持续承压,尤其是低端市场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支出优先级下降。IDC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仅增长1%,为2.952亿部。

  IDC进一步指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与此同时,“国补”对于市场需求的拉动有限,大部分厂商为了合理控制渠道库存水位,在第二季度控制出货量,并且借助“618”促销来清理渠道库存。

  剑指“2亿俱乐部”

  “当前,手机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大盘几乎不增长。中国市场品牌格局焦灼,前六名的份额差距非常小。”卢伟冰在业绩说明会上直言。

  面对全球手机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的挑战,小米的应对思路是: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利润并重,通过高端化与生态协同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尽管手机市场是存量市场,但用户换机倾向于升档,产品结构会持续改善,平均售价也会持续提升。”他说。

  卢伟冰告诉记者,在中国市场,小米持续采取规模和高端化齐头并进的策略。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整体智能手机销量的比重达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4000-5000元价位段的市场份额为24.7%,位列国内第一;5000-6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15.4%,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在卢伟冰看来,中国市场的主要来自两点:一是新零售门店的拓展与调优;二是汽车成功形成的品牌势能对手机业务的明确拉动。

  “在海外市场,小米将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策略。”卢伟冰透露。

  他举例道,在欧洲、东南亚市场,小米占有率已达第二,且市场整体空间有限,小米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在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仍有较大规模空间,因此将采取规模优先策略。他认为,尽管全球市场大盘基本无增长,但小米增长空间仍大,远未达增长瓶颈。

  卢伟冰称,与三星、苹果相比,小米起步稍晚,但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本地化经营的深化以及新零售的持续突破,相信小米与前两名的距离会持续缩小。

  他透露,小米的短期目标是销量进入“2亿俱乐部”,届时苹果、三星、小米将形成三家手机年销量超两亿部的“三足鼎立”局面。他预计,未来手机行业将形成“2亿俱乐部”“1亿俱乐部”“5000万俱乐部”三档品牌格局。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二季度,小米的业务结构持续调整。

  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占比为39.3%,较一季度的45.5%减少约6.2个百分点;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33.4%,环比增加4.3个百分点;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从一季度的8.2%下降至7.8%;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占比为18.3%,一季度为16.7%。

  手机业务依然是小米的压舱石,与此同时,其另外两大增长曲线——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加速跑马圈地。

  进一步来看,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同比激增234%。

  “在科技家电领域,我们有清晰的策略:第一,拥有更领先的技术、更严苛的质量标准、更有质感的设计和更优质的服务;第二,坚持爆品策略,保持高效商业效率以维持性价比;第三,不参与家电行业的价格内卷,而是通过技术深耕和用户洞察,提供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卢伟冰表示。

  除大家电外,他认为,众多小家电的潜力巨大,如智能门锁、空气净化器等增速飞快。“相信通过在IoT品类的战略压强投入、基于用户需求的创新性产品开发以及产品结构优化,我们将保持IoT业务长期持续健康增长。”他说。

  此外,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3亿元,交付新车达81302辆,板块毛利率由一季度的23.2%上升至26.4%。

  整体来看,卢伟冰认为,小米“人车家”生态已形成闭环,协同效应增强,带动所有品类持续高速增长。从用户角度,小米手机全球月活用户超7.3亿,IoT设备连接数接近10亿,生态规模和连接活力都很强。

  谈及全年预期,他表示,小米有信心完成年初预测的约30%收入同比增长目标。“在手机规模和高端用户提升的带动下,互联网业务稳健增长,毛利率维持高位;智能汽车随着交付量提升,也将实现不错增长。因此,我们对2025年整体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充满信心。”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